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创先争优 > 正文

复旦大学强化“四个教育引导”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17:35 次浏览 背景颜色:

近年来,上海复旦大学将文化育人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构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创新内容手段,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依托哲学社会学科优势,积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教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一级学科建设。我校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跨学科研究。在“211”和“985”工程三期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给予重点投入。同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团队等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师资补充、出国培训、岗位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能力。仅2010年,社会科学基础部的教学团队申请到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共20个。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新模式。在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建设精品课程四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学校连续六年举办“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先后邀请近50名市委书记、市长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课。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近几年,先后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迎接世博盛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等年度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设立“砺志讲坛”等一批品牌项目,邀请各界优秀人士为学生做报告,畅谈人生理想、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吸引学生参与人数超过7000人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积极打造全校学生共享的文化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发挥第一课堂功能,建设中国文化精品课程。学校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专设“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类核心课程,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一批文史精品课不仅成为校内学生中的热门课程,而且被制作成为视频课件,成为全国最早一批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公开课”。加大社团扶持力度,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传承中华文化。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着力支持复旦剧社、复旦诗社、书法协会、京剧余音社等文化艺术类社团建设。在学校的持续投入和扶植下,文化艺术类社团数已近50个,占全校学生社团总数的三分之一。依托学科优势,增强校园文化场馆的育人功能。学校依托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学科优势,积极建设博物馆、校史馆等校园文化场馆。目前,学校已拥有各类文物藏品2000余件,包括殷墟甲骨、蔡侯青铜、历代古钱币、台湾原住民文物等珍贵文物以及一批文化名人的书画精品。学校重建了“于右任书法陈列馆”,并积极筹建“复旦大学艺术博物馆”。

加强复旦精神文化传统教育,追求爱国奉献。重视发掘校史资源,用百年积淀的学校传统与文化特质教育学生,把继承和弘扬复旦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开展“复旦精神”大讨论。百年校庆期间,全校开展“复旦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统一思想,汇聚共识,传承和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文化传统。推出一批反映大学精神的“文化教材”。相继出版了一批老校长和复旦名师传记及口述史料,建设了重庆建设抗战时期复旦旧址纪念馆和一批院史(系史)陈列室,用复旦的精神文化传承教育学生、凝聚人心。在建党90周年之际,挖掘整理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的校友烈士事迹,出版了《复旦英烈传》,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复旦烈士校友爱国荣校的动人事迹。以“复旦书院文化”为载体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将每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分入四所以四位老校长名字命名的书院,并通过参观校史馆、听校史院史报告等形式,开展学习复旦校史和先贤先师的新生入学教育,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热情。

加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培养开放胸怀。重视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为他们创造与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开放胸怀和国际视野。打造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国际化校园环境。近几年,留学生教育规模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名。为建设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校园,学校通过举办“外国留学生国际文化节”、“海外姐妹高校主题日”、“国际高雅艺术进校园”、“外国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相互交流、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感知和认识。积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每年选派超过1000名学生前往美国、日本、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4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长短期交流学习,鼓励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亲身体验异国文化。近五年,学生出国交流人数以每年13.7%的幅度增长,5年交流学生总数超6900人次。2010年,复旦大学把握上海世博会的契机,组织数千名学生参加世博园区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充分领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上海教卫工作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