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人民论坛:治“四风”要害在治权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18日 13:38 次浏览 背景颜色:

“特权”与“腐败”是阻挡社会进步的毒瘤。在茫茫历史烟尘中,多少伟大民族与伟大国家的沉浮,都与这颗毒瘤相关。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他的传世名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指出,正是特权和腐败,让罗马鼎盛时“学问与正义为文官惟一之条件,英勇与纲纪乃武将不二之法则”,几乎丧失殆尽,这是罗马帝国衰落的根本原因。

一定意义上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特权思想和腐败的一个缩影。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特权思想紧密相关,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腐败密切相联,而特权思想又是腐败的根源和条件。正因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必须“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有效根治特权思想和现象,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

反腐必须治权。为使权力更加规范与公正地运行,需要打造考评、监督、问责“三位一体”的制度笼子,这是管住权力这个“责任主体”的根本措施。

一个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该是全方位的“检测仪”。有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才能求真务实做事,摈弃形式主义的做法。有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方式,才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杜绝想当然、拍脑袋等官僚主义习气。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才会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筑牢思想上的防护墙,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袭。有不断开拓的创新能力,才能激发改革活力,避免守摊吃老本等现象。有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才能立信于人,防止光说不做、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等行为。认识路线、决策方式、宗旨意识、创新能力、示范作用,这五个方面既是作为“责任主体”的完整实践结构,同时,又是有效衡量与评价“责任主体”的基本坐标。

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应该是内外结合、不留盲点的“探照灯”。党内监督要敢于动真碰硬,依据党章和国家法律,敢于对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监督,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等问题。群众监督需要更畅通渠道,只有落实群众知情权,增加权利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拓展民主评议、考察考核等监督方式,才能让权力始终处于群众目光审视之下。舆论监督由于载体多样、影响面大、传播速度快,对其监督力量更应善用,使之成为荡涤“四风”的利器。

一个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应该设置伸手必被捉的“高压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约束权力和实现法制化、制度化的关键一招,这应成为权力运行的常态。而对一旦窜出笼子的权力,必须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按照“治治病”要求,对滥用权力、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纠正,对违反党纪政纪的予以组织处理,对违法犯罪者绳之以法,通过严格问责激发反“四风”、树新风的正能量。

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厘清“责任主体”的定位与社会责任的重托,需要权力规则与有效约束的制衡,只有在这样的轨道上,权力列车才能沿着为民、务实、清廉的方向,驶向政治文明的新境界。

《 人民日报 》刘梓良( 2013年09月1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