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校 > 网上党校 > 正文

榆林学院2010-2015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讨论稿)

发布时间: 2009年08月14日 17:58 次浏览 背景颜色: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为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学院和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依据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和人才需求状况

学院所在地榆林市是国内外罕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现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大,组合配置条件好。自19987月榆林被原国家计委确定为规划建设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能源开发的步伐明显加快,能源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迅速增长,初步建立了以煤炭、油气、电力、化工为支柱的能源重化工产业体系。在能源经济的带动下,近年来榆林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大幅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榆林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能源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战略任务和建立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和绿色生态名市三大战略目标。

目前榆林的资源型工业以煤、气、油、盐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为主,资源转化与深加工相对薄弱。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已经成为制约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层次和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影响到了榆林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这种局面归根到底是由能源化工人才的缺乏导致的。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三个转化”,建设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不仅必须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而且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在推进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产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打造煤电载能工业、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等四大产业链的过程中,通过资源的转化加工,培植煤电及载能工业、煤化工、煤制油、煤油气盐化工产品综合开发、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并注重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全面提高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榆林能源化工产业的规模扩张和层次提高必将大大增加能源化工人才需求量。

此外,榆林“两基地一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有力地促动工业、农业、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事业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我院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学科专业建设现状

我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自2003年办学层次提升以来,经过6年的努力,学科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本科专业达33个,涉及文、理、农、工、法、管、教育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科专业已有11个,管理类专业4个,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生态农业、教师教育、和管理4大学科专业群。巩固教师教育、突出农牧特色、重点发展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科专业群和管理类专业群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得到了体现。2007年,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 “陕西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人。其中有教授46人,副教授113人,博士39人,硕士研究生190人,留学归国人员21,此外还聘有兼职教授52人;现有校级实验中心4个,专业实验室18个,校外实习基地数40个,校内金工实习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院加强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科专业、实现学科专业重心的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院在学科专业结构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受到原有基础薄弱、后续投资不足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快速跟进的制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均有差距。因此,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

3、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建设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必然要面对严峻挑战。一方面榆林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省市共同支持榆林学院能源化工类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我院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榆林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两基地一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拓展了我院学科专业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我院在升本以来的快速转型与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建设等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科专业建设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此,我们将面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严峻考验。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特别是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走内涵发展基础上的本土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加强以能源化工、陕北文化、生态农业为主要领域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以特色求优势,以优势树品牌,将学院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区域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2、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北、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通过校地、校际、校企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主打学科专业的群综合实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步规划

(一)总体目标

按照学院定位,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6年的努力,进一步突出以能源化工为主体,生态农业、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到2015年使专业总数达到40个以上,在校本科生10000人。其中工科专业15个,能源化工类在校本科生5000人以上,形成以能源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学科专业结构。

(二)分步规划

120102012年本科评估及整改阶段,专业总数控制在36个以内,其中工科专业不少于12个。在校本科生控制在9000人以内,能源化工类在校本科生达4000人,重点进行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达到本科评估合格标准。

2. 20132015年,在本科评建和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榆林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拓展专业规模,使本科专业达到40个以上,工科专业达到15个,在校本科生达10000人,能源化工类在校本科生达5000人以上,真正形成以能源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学科专业结构。

3. 新增本科专业拟选范围

热能与动力工程(080501)、矿物加工工程(080103 )、矿山通风与安全(080107)、采矿工程(080101)、工业设计(080303)、自动化(080602)、城市规划 (080702)、环境工程(081001)、设备工程与管理(080317*)、工业设备安装工程(080809*)、城镇建设(080804w)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402)、人力资源管理(110205)、公共事业管理(110302)、行政管理(110303)、经济学(020101)、统计学(071601)、舞蹈学(050409)。

四、学科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1、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硬件资源。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开展社会服务等不同层面的需要,全面规划、建设学校的实验、实训以及科研基地,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硬件设施,改善实践教学与科研环境,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

2、加大仪器设备投入,确保生均值达标。2010年起,每年确保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以使生均仪器设备值达5000元以上。在仪器设备的选型上,注意兼顾教学与科研,兼顾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实验室(中心)。重点建设能源化工类、机电类、生命科学类实验室,并使其中2-4个达到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标准;建成标准化工科专业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面向地方企业开放,使其同时具备社会服务功能。

4、依托社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校地合作,积极依托社会,建设一批指导力量较强的高水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师生实践技能,技术开发、应用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形成注重实践、突出岗位技能培养、适应地方应用技术需求的鲜明办学特色,为学科专业建设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深化改革,提高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服务水平。逐年扩大开放实验室比例,大力开设“三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超过15%,“三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60%;大力加强工程综合实训,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6、在保证能源化工实验大楼建设如期完成和交付使用的同时,同步规划好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内在建设,确保科研与专业教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1、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进一步加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人才“双百”工程,通过引进和培养,“十二五末使我院的教授和博士均达到100名。同时要使用和管理好这支队伍,使他们在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导师制的实效,举办青年教师教学业务竞赛,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科研经费与专项进修培训经费,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关、科研关与工程实践关”,促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4、推进产学研结合,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合作;及时收集和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师参加工程训练制度,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造就一支能胜任理工科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加强实验实习教辅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使实验专职人员数量达到本科评估要求,高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中、青年实验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改革,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

6、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学名师来校授课、示范教学或指导科研,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三)加快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的制度环境

1、稳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稳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方位、多形式的聘任制,以增强党政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的活力,逐年增加津贴总量,修订、完善津贴分配办法,充分发挥其政策引导作用。

2、继续推进教学二级管理

完善二级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校、系(院)二级教学管理职责,学校教务处作为学校一级教学管理机构,重在宏观调控、制度建设、教学监控和评价。院(系)作为二级教学管理机构,重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考核与评价、常规教学运行管理和相关教学基本建设。要通过两级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激发各级管理组织的活力。要强化教研室的教学管理职能,规范教研室的教学管理行为,使教研室在实施课程建设、开展教研教改、组织教学运行、监督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治校

坚持校务公开和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保证信息沟通经常化、制度化,积极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民主治校。

(四)围绕办学目标定位,构建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按照“立足榆林,面向陕北,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要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教育、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把服务榆林放在第一位。

2、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学校定位,以体现专业内涵、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取向,构建分层递进、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素养,通过突出实用性、增强实效性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真正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五)加快课程改革与建设步伐

1、建立课程评估制度。在省、校、系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启动实施的基础上,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建设需要,制定本土化课程建设规划与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以突出地方性、加强实践性为目标,构建本土化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本土化精品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实验条件、师资引进等方面给予精品课程必要的倾斜。

2、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通过省、校、系三级教改项目,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不断跟踪现代科技发展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引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通过优秀教学质量奖、青年教师教学奖和教学成果奖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意识,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奖等形式鼓励教师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教学内容,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时效。